黃瀧怡|清明節(jié) 從漢字看古代葬制的變遷

閱讀 ?·? 發(fā)布日期 2022-04-07 16:00 ?·? admin

清明節(jié)歷史悠久,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。清明節(jié)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掃墓。掃墓凝聚著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(yuǎn)的民族精神,傳承了中華民族尊祖敬宗、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與祭祀文化。

 

據(jù)現(xiàn)代人類學(xué)、考古學(xué)的研究成果,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,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(fā)現(xiàn)的萬年前的墓葬,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可確認(rèn)葬式的墓葬,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。

 

墓葬是人類肉體的歸處。不同的時代,墓葬的形式并不相同。今天我們透過漢字,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以及葬制的歷史變遷。

 

 

圖片

小篆

《說文解字》

圖片

隸書

晉石尠墓志陰

圖片

隸書

魏膠東令王君殘碑

 

“葬”的本義為埋藏,小篆字形從“死”在“茻(音mǎng,莽的本字,指叢生的草)”中,“死”字下方還有一橫畫,合在一起表示將尸體放在草甸或用樹條捆扎而成的木床上,用亂草覆蓋掩藏。《周易·系辭下》稱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”。所謂“厚衣之以薪”,也就是用樹枝雜草掩埋的意思,這是我們的祖先安葬逝者最原始的方式。

 

然而,漸漸地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將尸體用“草葬”的方式葬于原野山谷,尸身容易遭受野生動物的侵?jǐn)_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記載“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,其親死,則舉而委之于壑。他日過之,狐貍食之,蠅蚋姑嘬之。其顙有泄,睨而不視。……歸反藁而掩之。”人們不忍心親人的尸體遭受野獸昆蟲的噬食,這是倫理觀念進(jìn)步的表現(xiàn)。

 

因此,人們開始將尸體埋入土中,原始的“草葬”方式逐漸向“土葬”的方式過渡。此后,土葬,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最普遍的墓葬形式。“葬”字也隨之發(fā)生變化,出現(xiàn)了將最下面的兩個“屮”改換為義符“土”的異體字“塟”,甚至是從土從死的會意字“?”。這兩個字形正反映了“入土為安”這個刻在中華民族骨血中的倫理基因。

 

圖片

小篆

《說文解字》

 

春秋以前,“凡葬而無墳謂之‘墓’”(揚雄《方言》)。上古時期凡掘塘穴葬棺木,蓋土與地平,不植樹者稱“墓”。《說文》:“墓,丘也,從土莫聲。”義符“土”表示“墓”為土葬;聲符“莫”除了提示讀音之外,兼表“沒有”的意思,表示“墓”的特點是土上空無一物。因此,“墓”指古代埋葬死者后不封土的地方。比如,在河南安陽市發(fā)掘的殷王室墓群,雖然墓穴規(guī)模巨大,最大的聯(lián)通墓道面積超過700平方米,但墓與地平,沒有隆起的封土。

 

圖片

“墓”示意圖(圖片來自《河南安陽殷墟大遺址保護(hù)區(qū)內(nèi)發(fā)現(xiàn)1800年前少數(shù)民族特征墓葬群》發(fā)布時間:2017-05-18 文章出處:人民網(wǎng))

 

圖片

小篆

《說文解字》

 

“墳”是簡化字,繁體字作“墳”。《說文》:“墳,墓也。從土,賁聲。”義符“土”表示“墳”亦為土葬;聲符“賁”除了提示讀音外,兼表“高、滿”之意。比如“憤”是“怒氣的脹滿”,“噴”是水之涌,“有蕡其實”中的“蕡”即是飽滿的、隆起的花苞。因此,我們可以知道,與無隆起封土的“暮”相比,“墳”的特點是墓葬之上起封土,即墓上之墳。

 

從“墓”演變到“墳”,反映了古人宗族文化和祭祀文化的發(fā)展。“墓”平,且“不封不樹”,地面上沒有明顯的標(biāo)記,時過境遷,親人想祭拜也難以找到原來的墓地,于是才開始在“墓”上封土,甚至種植樹木加以標(biāo)識。《禮記·檀弓》記載:“孔子既得合葬于防,曰:‘吾聞之,古也墓而不墳。今丘也,東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識也。’于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孔子幼年喪父,未隨出殯,不知父親葬在哪個具體的位置。長大后多方訪尋,才找到父親的墓地,遷來母親的遺骨與父親合葬于防山,又鑒于自己漂泊無定所的狀況,于是一改古代“墓而不墳”的葬制,在在父母的葬墓上培植封土,起了一個高四尺的墳頭,以便往后返鄉(xiāng)祭奠。對逝者的祭祀,體現(xiàn)了時人對先人的懷念與崇敬。人的作用逐漸彰顯,統(tǒng)治者需以德配天,慎終追遠(yuǎn)。祭祀先人,不僅有親情人倫色彩,更有了長遠(yuǎn)的政治意義。

 

 

圖片

西周晚期金文

多友鼎

 

圖片

小篆

《說文解字》

 

《說文》釋“冢”為“高墳也”,也就是說“冢”比“墳”的封土要高。封土越高,代表著墓主人的身份、地位越高,所以春秋以前貴族的墓葬叫做“冢”。比如,西周貴族公墓的管理者被稱為“冢人”, 職掌貴族的“冢”事。《周禮·春官·冢人》:“冢人掌公墓之地, 辨其兆域而為之圖, 先王之葬居中, 以昭穆為左右。凡諸侯居左右以前, 卿大夫士居后, 各以其族。”可見,不同階層的貴族之間冢位的排列也有嚴(yán)格的限定, 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下的貴族葬制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(jì)》:“項羽燒秦宮室,掘始皇帝冢。”這里的“冢”則是秦始皇嬴政的墓葬。

 

比較“墓”“墳”“冢”三個字。從封土高低來看:“墓”無隆起封土;“墳”有隆起封土;“冢”的封土比墳要高。從墓主人身份地位來看:埋葬庶人與下層貴族的叫“墓”“墳”;埋葬帝王及上層統(tǒng)治貴族的叫“冢”。

 

圖片

小篆

《說文解字》

 

“陵”字從阜夌聲本義指大土山。古代帝王死后,常常選擇在高大的山體中開掘墳?zāi)梗蛘呤墙ㄔ旆馔粮叽笕缟降哪乖幔詮膽?zhàn)國開始,人們也用“陵”指稱帝王的墳?zāi)埂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 color: rgb(72, 134, 76);">秦代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以后, 為了從葬制上體現(xiàn)天下惟我獨尊的天子地位, 秦始皇將“陵”這一君主專用的葬所名稱固定下來。“至漢,則無帝不稱陵矣”(顧炎武《日知錄·陵》)。漢代除了皇帝與皇帝特許者之外, 任何人即使是諸侯王乃至太子的墓葬, 也都只能稱為“墓”, 不能稱“陵”。這比起商周時期王與部分貴族均可以用冢稱呼的制度, 顯然更能體現(xiàn)皇帝的尊貴。比如,《晉書·索綝傳》記載:“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,天下貢賦三分之一,一供宗廟,一供賓客,一充山陵。”可見傾舉國之力修建的茂陵氣勢十分雄偉。

 

圖片

茂陵建制復(fù)原示意圖

 

圖片

茂陵遠(yuǎn)景

 

從上述五字,我們可以看到墓葬的基本形制以及時空變化。

 

從原始時代棄尸荒野的“葬”,到入土為安的“墓”,再到為祭祀逝者、祖先而封土的“墳”,反映了古人“慎終追遠(yuǎn)”觀念的形成與變遷;而“冢”和“陵”,則是封建等級秩序在墓葬形式上的生動載體。

 

隨著時代變遷以及喪葬制度、習(xí)俗的嬗變,“葬”沒有了“棄尸荒野”的意思,而是成為一個不自由語素,保留“埋葬”“喪葬”“葬禮”等一系列雙音節(jié)詞中;“墓”和“墳”除了單用外,也凝結(jié)為雙音節(jié)合成詞“墳?zāi)?rdquo;,成為今天對埋骨之地的通稱;隨著封建社會的衰落,專指貴族及帝王墳?zāi)沟?ldquo;冢”和“陵”則逐漸被邊緣化,今天一般已經(jīng)不用它們來指稱墳?zāi)沽恕?/p>

 

為您推薦